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了一项维持对伊朗制裁豁免的决议,这标志着针对伊朗重新实施或“快速恢复”国际制裁迈出了关键一步,相关措施预计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启动。
星期五(9月19日),只有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在内的四个安理会成员国投票支持维持解除对伊朗的制裁,而包括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美国、英国和法国在内的九个成员国投了反对票。
该决议至少需要九票赞成,零票否决才能通过。
韩国在表决中弃权,但作为安理会现任轮值主席国,依据2015年早先一项设立“快速恢复”机制的决议规定,韩国提出了这一决议,履行其法律义务。
该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认可了2015年达成的一项核协议,根据该协议,世界大国同意向伊朗提供制裁豁免,以换取伊朗在一段时间内限制可能被用于制造武器的核活动。
该决议还赋予这些世界大国启动安理会程序终止豁免制裁的权力,前提是它们宣布伊朗“严重不履行”其义务--英国、法国和德国已于8月28日作出了这一声明。
上个月,这三个欧洲国家,也就是欧洲三国(E3)发表的声明启动了一项为期30天的程序,该程序要求安理会主席在10天内若没有其他成员提出相关决议时,必须自行提交一项决议,以维持对伊朗的制裁豁免。
星期五的决议未能通过意味着伊朗的制裁豁免将于9月28日到期,除非欧洲三国在此之前改变立场,不再认定伊朗违反2015年核协议。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在8月28日的一份声明中对欧洲三国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表示欢迎,并表示美国将与安理会成员国合作,“成功完成”这一进程。
卢比奥当时表示:“与此同时,美国仍愿意与伊朗直接接触,以促进伊朗核问题的和平、持久解决。”
星期五投票前一天,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奇(Abbas Araghchi)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布一则声明,声称伊朗已向欧洲三国提交了一份“合理且可行的计划”,以避免他所说的因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而引发的“不必要且可避免的危机”。他没有详细说明该计划的具体内容。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在星期四接受以色列第12频道电视网采访时表示,伊朗的提议“并非认真的”,当被问及他是否认为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会生效时,他回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