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记者
来自美国国会两党的六名众议员在1989年天安门事件29周年纪念之际发起一项旨在应对中国对美国政治影响力运作的法案,要求美国各政府机构调查中国政府和中共对美国的政治渗透行为,并公开发布报告。
第三轮美中贸易谈判上周日在北京结束,双方未能达成任何实质性成果。上星期,川普政府宣布,将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输入美国的商品,加征惩罚性关税,最早可能在6月中旬开始实施。而北京表示,如果美国出台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贸易制裁措施,双方已经达成的谈判成果将不会生效。这样的一个结果让人担心,美中之间的贸易战似乎不可避免。
网络安全专家表示,朝鲜对全球金融机构发起的网络攻击从未间断,即使是在美朝领导人就解决朝核问题以及缓和双边关系而筹划举行历史性峰会之际。与此同时,美国一名高级政府官员警告说,俄罗斯和中国正给美国的网络安全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就在美国川普政府再度发起与中国的贸易之争之际,南中国海议题正再次成为美中角逐中的一个焦点。上周末(5月27日),美国海军两艘军舰驶入南中国海帕拉塞尔群岛(中国称西沙群岛)中国声称拥有主权的岛礁12海里以内,开展“航行自由行动”(FONOPS),引发中国强烈反弹。
美国白宫星期二(5月29日)发表声明,表示美国将按计划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惩罚性关税,并加强对中国个人和实体的出口管制和投资限制,同时继续就知识产权问题在世贸组织对中国提起申诉。在5月19日结束的上一轮美中经贸谈判中,双方曾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两国就解决美中经贸问题达成了一些原则性共识,但未做出任何具体承诺。
美国主流媒体星期四(5月24日)都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了美国取消与朝鲜原定6月12日在新加坡举行两国首脑峰会的消息。报道大都引述了美国总统川普写给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信。
对于上周末在华盛顿落幕的美中贸易谈判,美国长期关注美中贸易的观察人士普遍对谈判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感到失望,特别是在美国一手好牌的情况下。美国放弃了对中国商品加征1500亿美元关税的威胁
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业委员会(Senate Committee on Banking, Housing and Urban Affairs)在星期二(5月22日)举行的一场听证会上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一份修正案,限制美国总统川普放松对中国大型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的制裁。
美国之音记者林枫为您解析本轮美中贸易谈判谁占上风。
在宣布无限期推迟韩朝高层会谈几个小时后,朝鲜又威胁,如果美国坚持要求朝方单方面弃核,朝鲜将不再对此类对话感兴趣,而且有必要重新考虑已定于6月12日举行的美朝首脑会谈。
知名美中关系学者、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教授罗伯特·萨特(Robert Sutter)认为,近年来,中俄关系的不断升温给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威胁,特别是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获得无限期连任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赢得了第四个总统任期后。萨特教授最近接受了美国之音的专访。他表示,中俄两国对美国的看法趋同,而美中关系走低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全面挑战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
就在美中双方即将恢复旨在解决两国贸易分歧的谈判之际,美国总统川普的首席经济顾问、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库德洛(Larry Kudlow)表示,川普总统无意与中国打一场贸易战。他还说,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兄弟情”(bromance)或许有助于两国就贸易问题达成协议。
继美国总统川普周日(5月13日)发推文表示,他正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合作,设法让中国电信设备巨头中兴通讯迅速恢复业务之后,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表示,美国商务部会尽快研究针对中兴的替代惩处措施。
美国总统川普星期二宣布,美国将全面退出伊朗核协议,同时对伊朗实施最高级别的制裁。[VO] 观察人士担心,在川普将于6月12日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举行峰会,商讨去核问题之际,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会给解决朝核问题带来变数。川普决定以强硬方式退出伊核协议的考量是什么?它对美朝领导人历史性峰会有哪些影响?它又折射出美国外交政策中哪些特点?请美国之音记者林枫来做进一步分析。
知名美中关系学者、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教授罗伯特·萨特(Robert Sutter)认为,近年来,中俄关系的不断升温给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威胁,特别是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获得无限期连任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赢得了第四个总统任期后。
俄罗斯总统普京星期一在克里姆林宫,第四次宣誓就任总统,俄罗斯全国各地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者高喊“普京是贼”以及“俄罗斯终会自由”的口号,有1千多名抗议者遭到逮捕。
2018年5月8日《时事大家谈》话题:普京第四次就任总统,中俄都面临权力的傲慢与任性? 俄罗斯总统普京星期一在克里姆林宫,第四次宣誓就任总统,俄罗斯全国各地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者高喊“普京是贼”以及“俄罗斯终会自由”的口号,有1千多名抗议者遭到逮捕。普京的继续执政为何引发如此激烈的反应?今年3月,中国人大通过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让习近平得以无限期执政,中俄两国是否都将迎来终身总统?普京和习近平的掌权路线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大权独揽、长期执政是否就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主持:林枫 嘉宾:中国独立时事评论员吴强博士;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吴非
俄罗斯总统普京星期一在克里姆林宫,第四次宣誓就任总统,俄罗斯全国各地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者高喊“普京是贼”以及“俄罗斯终会自由”的口号,有1千多名抗议者遭到逮捕。普京的继续执政为何引发如此激烈的反应?今年3月,中国人大通过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让习近平得以无限期执政,中俄两国是否都将迎来终身总统?普京和习近平的掌权路线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大权独揽、长期执政是否就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中俄与西方民主世界渐行渐远,全球秩序将遭遇什么样的挑战?
参与今年世界卫生大会的网络报名时间已经截止,台湾确定没有收到邀请函,中国官方表示,台湾不能参与的责任完全在于不接受九二共识的民进党,不过,台湾陆委会则批评,中方不应该以政治理由阻挠台湾参与。美国之音驻台北特约记者张永泰为您介绍有关情况。
5月7号至8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大连举行秘密会晤。前两日,韩国媒体刚刚报道,美国总统川普与朝鲜金正恩预计举行的首脑会谈可能选择6月份在新加坡举行。为何中朝要选择在川金会前再次举行秘密会谈?川金会是否可能有变数?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先生为您谈谈他的观察。
加载更多